• 天天鉴宝 古玩
  • 古玩网 古董鉴定
  • 专家鉴宝 古董
您的位置:首页 > 天天鉴宝 > 铜器铜雕

赤诚丹心护鼎功 青铜鼎盛扬美名

来源: 安阳晚报   
时间:2015-01-20 09:50:10我要评论

吴苏桉在打磨浇铸好的青铜器

精美的莲鹤方壶

一件“伯矩鬲”将人带入历史深处。

 

爵是古时候的酒器。

他们是手工艺人,在他们手中,一件件充满历史感的青铜器闪烁着独有的光泽,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他们是历史的复制者,他们用双手将记录于青铜器上的历史复拓,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与信仰。而承载了这些文化的青铜器,也逐渐成为宠儿,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1 五百年前制青铜 传统技法得传承

“武官村,翻砂窝;青铜器铝盆锅,大人小孩都会做。”在殷都区武官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武官村的村民们对于青铜器的熟稔好似已经融入骨血,承载了他们祖祖辈辈的记忆,而吴家青铜器制作技艺,据目前有效资料考证,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500年,目前已传承16代。

有历史典籍记载,武官村地处商王朝都城遗址所在地,是中国“青铜时代”重要的历史遗迹所在地。因历史的浓厚传承,武官村青铜文化深厚,而举世瞩目的国宝司母戊鼎就出土于武官村。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对殷商时代青铜器生产铸造技术都有详细记载。至唐宋和明清时期,武官村都是中国青铜器研究、冶炼、铸造、生产的重要基地。“我们吴家先人,在明朝万历年间便是铁匠,后来开始制作青铜器。”说起自家制作青铜器的渊源,青铜器技艺传承人吴苏桉陷入回忆。“那时,有富庶子弟喜欢青铜文玩,便拿着一件青铜器询问,是否能仿制出一件一模一样的青铜器。”吴苏桉说,因为制铁和制铜的技艺都是相通的,只是铜器显得尊贵些。

2 护鼎英杰是祖父 保住瑰宝功劳高

“重新拾起自家的老手艺,开始制作青铜器还与爷爷颇有渊源。”吴苏桉笑着说。

众所周知,国宝司母戊鼎重现世人面前经历了一番波折,其间,力挽狂澜成为护鼎英杰的,便是吴苏桉的祖父——吴培文。

1939年春,日军在安阳烧杀抢掠。时年18岁的吴培文想重修父亲坟墓,用铲子探到地下13米时,铲头崩掉了,直觉告诉他,下面肯定有宝贝!40多个村民经过三个晚上的努力,一个铜锈斑斑的大鼎被挖了出来,这就是司母戊鼎。为了瞒过日本人,吴培文将大鼎埋在吴家大院的粪坑下。发掘大鼎的村民盟誓,决不透露消息给日本人。

然而,日本人还是得到了消息,并三次派人进村搜寻。第一次,他们100多人荷枪实弹,把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最终无功而返,躲在邻居家的吴培文脱身后将大鼎移至马棚下。第二次,日本人将村子团团包围,吴培文侥幸逃脱后,和乡邻再次把大鼎挖出来,深埋在东屋的水槽下,一埋就是八年。他买了个品级较低的三腿鼎,将其故意藏在床下。日本兵第三次进村,不费事就搜出了那件三腿鼎,“凯旋”而归。此间,他们还拿走了吴培文的相片,扬言要继续搜捕他,逼其供出大鼎的下落。

于是,吴培文背井离乡,一走就是近10年,1948年才回到故土。1946年7月,大鼎被运往南京,后由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收藏。1948年5月29日,司母戊鼎在南京公开展出,引起轰动。

1959年10月,大鼎落户刚刚建成的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易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吴培文也成了护鼎英杰。“这是爷爷一生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毕竟大鼎没落入日本人手中,保护了咱们中国的文化瑰宝。”吴苏桉笑着说。

3 缘起祖父护鼎功 改进工艺技法多

“制作青铜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获得相关资料,我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吴苏桉说,为了更好地掌握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他还购买了不少专业书籍,从青铜器的历史到青铜器的花纹,他一一掌握。“只有看多了,才能逐渐熟悉,才能做出青铜器的‘味道’!”吴苏桉说。

在制作青铜器时,吴苏桉不断进行了改进。“最初使用石膏做范,可是石膏杂质很多,细腻度也不高,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崩裂。”吴苏桉说,随着制作青铜器工艺的逐渐发展,他渐渐放弃石膏而改用硅胶。

“先将蜡刮成一个规整的平面,在蜡上雕刻出花纹,再拼接成青铜器的蜡模,然后用硅胶包裹住蜡模,将蜡模翻到硅胶上,在硅胶上铺蜡,将硅胶上的式样翻到蜡上。”韩书清说,经过这几个步骤,得到一个蜡质“青铜器”,再在它的外部包裹上石英砂。由于需要对最外层的石英砂进行高温炙烤,因此石英砂的包裹越向外越粗糙。然后对整个包裹着蜡模的石英壳进行加温,待石英壳被烧得发红时,顺着预留的浇口浇入混合好的铜液,此时石英壳中的蜡早已融化,再将石英壳进行晾晒处理,敲碎石英壳后,一件精巧的青铜器就“破壳而出”了。

青铜器“破壳而出”后,还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精修、打磨、抛光……这都需要一点点仔细琢磨。“经过高温铸造,青铜器上可能还沾有石英砂或者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吴苏桉边说边用工具打磨一件青铜器。

4 走南闯北百余市 青铜鼎盛扬美名

吴苏桉已经做了十几年青铜器,他制作的青铜器已经走出国门,销往上百个城市。

“2005年,深圳举办文博会的时候,我们将鼎送给了深圳文博会,当时正值台风登陆沿海城市,本以为深圳文博会必将在狂风骤雨中开幕,竟没想到那天风和日丽。当时深圳的领导还笑着说,大鼎到了,把台风都吓跑了!”吴苏桉笑着说,后来他制作的青铜器走进了香港的礼宾府,走进了澳门,走进了世博会,走进了异域他国。

“鼎是青铜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承载了一代代人心中的美好愿景,鼎盛中原也是我们的期待。”吴苏桉笑着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愿望。

链接 青铜器与武官村

殷都区武官村是当之无愧的殷商文化腹地,中国青铜器文化之乡。在这里出土了司母戊鼎、牛方鼎、鹿方鼎、亚矣方卣等举世闻名的青铜器,并形成了以制作精美的青铜器为主的青铜工艺。近代随着殷墟考古发现,青铜器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近代逐渐演变为完整的制作工艺,从雕刻模型,到翻模、铸造、做旧,直至精美青铜器成型。吴苏桉在武官村成立了河南省重点文化企业河南司母戊公司,制作青铜器。

中华古典家具网www.cfucn.com)成立于2010年10月28日,主要从事古典家具行业资讯、交易与帮助古典家具商家进行网络营销的行业门户网站,由中国南部最大的古玩城--巨龙古玩城投资建设与运营,并得到中国古典家具名镇--三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得到广东省科技厅下拨的高新科技项目补助与三乡镇古典家具行业经费补贴等。
我也说两句(0)
匿名发表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并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注册成功后,您可以获得中华古典家具网论坛的奖励金币。
图文资讯
文化知识

  • 文章内容
  • 商品信息
  • 商家名称

热点资讯
关于中华古典家具网| 鉴宝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天天鉴宝| 专家鉴宝 梦谱五线谱乐理网
中华古典家具网鉴宝服务热线:400-153-0688 鉴宝传真:0760-28166677 E-mail:281666880@qq.com
中华古典家具网鉴宝广告招商:0760-28166680 鉴宝售后服务:0760-28166680
中华古典家具网地址:中山市三乡镇巨龙古玩城A3栋43号 中华古典家具网值班手机:13543826666
天天鉴宝:鉴宝-古玩-古董-QQ超级1群:40999624 天天鉴宝:鉴宝-古玩-古董QQ超级2群:63257895
Copyright ©2010-2017 cfucn.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古典家具产业信息服务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山网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44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