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鉴宝 古玩
  • 古玩网 古董鉴定
  • 专家鉴宝 古董
您的位置:首页 > 天天鉴宝 > 铜器铜雕

先秦两汉的铜镜鉴赏

来源: 中华古典家具网   
时间:2012-01-19 22:38:19我要评论

铜镜光可鉴人,造型精美,纹饰千变万化,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确是令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宝。但是大批初涉收藏的人们,往往感到铜镜虽好,但“学问”太深,一时难以掌握。更有不少已收藏了数十面铜镜的老"古镜迷"们,面对着繁缛的纹饰、古奥的铭文,感到难以识别,甚至连最起码的辨伪也觉困难。

其实,中国古铜镜尽管品种繁多,纹饰复杂,但仔细分析归纳起来,不过是几个大类别而已。只要认真观察,反复对照,仔细比较,铜镜的真伪并不难鉴定,而时代的断定也是有规律可依的。本文氦就先秦两汉铜镜的鉴赏与辨伪提供一些粗浅的认识。

人类自从摆脱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就有了爱美的追求,于是镜子就应运而生了。最早的"镜子",是把水放进一个容器中,利用平静的水面映出人的影子。这个盛水的容器象一个大缸,叫做鉴。后来人们往往把镜子称为"鉴"。到了殷商时期,青铜器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发现用铜、锡、铅合金制成的金属平面,光洁度高,映出的人影远比平静的水面清晰,于是开始用青铜制镜,这就是铜镜的源头。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铜镜,是在青海贵南尕马台的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七角星纹铜镜,在当前也是凤毛麟角,难得一逢。现在可以确定为殷商时代的铜镜,世界上仅有五六件,均出土于河南安阳。1976年在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四面殷商铜镜中的一面,直径125毫米,厚4毫米,重250克,镜纽呈长条形,镜面微凸;镜背上的弦纹、乳钉纹和叶脉纹都是殷代铜鼎上常见的纹饰。整个铜镜的背纹组合起来后,俨然是一个带有辐条的车轮。从这里可以看出,殷代铜镜的纹饰是与生活、劳动息息相关的。

西周时期,铜镜已普遍使用,但迄今为止,真正的西周铜镜存世者仅有十余面,都是圆形。镜背以光素面为主,少数有纹饰的也始终以几何图形花纹为主,很少有当时铜器上常出现的龙凤纹和兽面纹。镜体普遍不大,直径在100毫米以下,厚度约在3-4毫米之间。镜纽有弓形、半环形、长方形等多种,但以半环形者居多。镜纽都是直接耸起,没有纽座,镜的边缘平直,没有凸起的边线。到了西周后期,出现了以单线条勾勒的鸟兽纹镜,多呈阴纹。线条简单古朴,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龙凤纹镜截然不同。西周后期有些镜子边缘凸起并上卷,开创了立墙式边缘的先河,但为数很少,不能成为断代的特征。

从春秋到战国,尤其是战国的中晚期,随着青铜冶造技术的提高,铜镜也变得绚丽多彩起来。殷周以来维持了几千年的质朴风格被琳琅满目的多层次纹饰所取代。在铸造方法上,浅浮雕、高浮雕、透空雕、金银错等相继出现,形成了铜镜制造的第一个高潮。由于生产数量多,春秋战国铜镜在收藏家手中不乏珍品,市场上也每每能见到战国铜镜。要判断其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形状:多为圆形。直径以200毫米左右为最常见。镜体薄而轻巧,厚度在2-4毫米之间(超过4毫米者绝非真品)。镜纽狭小,有纽座;镜边在春秋初期是平直的,从春秋中期起镜边都有了微微的上翘。

二、纹饰:以几何纹与动物纹为主。几何纹在春秋时期以绳纹、圆涡纹、云雷纹为主(此类镜已很少见)。战国时期则以山字纹为特征。在三山、四山、五山等多种形式。动物纹在战国中期以后以蟠螭纹(即龙纹)为最流行。其他兽纹镜也开始出现。

春秋战国镜在纹饰上最突出的特征是:主纹地纹分明。地纹填充在主纹之间起衬托作用。这是断定此时期铜镜的主要依据。

三、颜色:胎质显红,与现在的红铜相似。

在鉴定春秋战国铜镜时,除了以上几大特征外,还必须对被鉴定物的锈斑、重量进行检查。如果拿在手中感到笨掘压手,锈斑又轻浮颜色一致,那么十有八九是后人复制的。从尺寸上看直径大于200毫米,小于100毫米的均须认真审视。这些特征要经过不断的对比才能驾轻就熟。

汉代铜镜在世上流传较多,文物市场上也常有精品出现。我在日本东京赤坂的一家古董商店见到过一块汉善铜镜,标价100万日元(合人民币8万余元)。而我十年前与青铜器鉴定专家程长新先生在鼓楼附近偶遇一位农民贩卖旧货,其中一块汉西王母镜仅索价25元。购到后程先生亲自制拓片,可惜此镜在几次搬家中弄丢了。从这两例看,汉铜镜在国外很受重视,而在国内市场上只要懂行,可以用较少的投资获得。

汉代铜镜区别于先秦的最重要特征是镜体厚重,镜面尺寸也相应增大(200毫米以上者已常见),纹饰多样,铭文盛行,在鉴定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形状:以圆形为主,到西汉后期出现了方形、菱花形及钟形镜。镜纽从先秦的弓形、长方形、半环形变为以半球形为主。镜体远比先秦的厚重,重量按直径计200毫米左右的可达2500克。

二、颜色:由于是与银、锡等合炼,其胎质色泽往往"白如银",外表则经长年氧化及抚摩形成一种深黑中透黄的膜面,所谓"色如深墨"、"色如黝"。而锈蚀则莹绿可爱,没有那种轻浮的感觉。

三、纹饰:摆脱了先秦时期的地纹,出现最有代表性的铭文。西汉初期已有以四乳钉或多乳钉分隔布局的图案;西汉后期则以"规矩纹"配铭文为主。其他如四灵、神兽、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图案也大量出现。下面按不同纹饰实例加以说明:

尚方御镜:这是西汉镜的典型纹饰。外圈是几何纹,中层铸铭文,内层为"四灵"纹。此镜铭文为"尚方御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雀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尚方指汉官署"尚方令",这是一个主持制造皇室器物的机构。秦时始置,汉沿袭。汉代"尚方"铭文实为铜镜之"官窑"。尚方两字在有的汉镜上写为"上方",也对。"辟不羊"是避不祥之意。这类吉祥语是汉代常见的。

上方吉阳镜:西汉中期镜,纹饰布局方式与尚方御镜同,只是内圈变为以四乳钉分区,上下饰仙人,左右饰瑞兽。铭文为:"上方作镜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大富贵,宜孙子,大吉阳兮。“上方”即“尚方令”,“而”字读“如”音,“阳”同“样”是通假字,“好”字是反书,这种反书在汉镜中常见,也是鉴定汉镜的一个依据。

十二时辰规矩纹镜:这是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的标准纹饰。外部为几何纹,内圈成方形,铭“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中部主图案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间以四神兽。禽兽图案用“L、“T形双线图案分隔。这种“L、“T图案称规矩纹,是西汉中期到东汉最流行的图案,东汉末期就很少制作了。

善铜镜:是东汉时期的铜镜。铭文为“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竟”,中间用八个乳钉及规矩纹将八个神善分开。“善铜”是汉代最好的铜,产于丹阳。《汉书·食货志》载:“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并注:孟康曰“赤金,丹阳铜也”。说明把丹阳铜列为与黄金齐名的贵金属。“汉有善铜出丹阳”是东汉铜镜中常见的铭文“竟”就是“镜”。

龙氏镜:这是西汉中期到东汉中期民间匠人制的标准纹饰镜。以几何图形围绕着铭文,铭文为“龙氏作镜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刻治分导悉皆在,长保二亲宜孙子,东王公,西王母,大吉洋矣兮。”“龙氏”是制镜人的姓,两汉民间镜常把制者姓氏铸于镜上,以求信誉。如“马氏”、“张氏”等。另诸如东王公、西王母的铭文也极普遍。

宜官镜:在简单的连弧纹中,铸上醒目的铭文。内层铭文是:君宜长官",外层铭文是“位至王公”。类似的铭文还有“宜生子”“千秋万岁”“高官”等,两汉时期都常见到。

在鉴定古镜时,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汉代度量衡与现代计量单位的关系。不少收藏者常用古籍文献作依据来鉴定藏品,若用古书上说的尺寸来硬性套用,那么十有八九要把真品断为赝品。比如宋代的《考古图》、《宣和博古图》,明代的《格古要论》,清代的《西清古鉴》等书,所注尺寸有的是汉代建初尺,有的是清代营造尺,都与现在的公尺、市尺不一样,必须要折算成现在的尺寸。清营造尺的一尺等于310毫米,汉建初尺的一尺只合现在的230毫米左右。这个换算如果被忽略。就会造成很大误解,这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关于铜镜的介绍还有】

唐·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战国五山纹铜镜

战国·镂空镶嵌几何纹镜

明逾满月跑兽镜拍出897万 创铜镜拍卖纪录

中华古典家具网www.cfucn.com)成立于2010年10月28日,主要从事古典家具行业资讯、交易与帮助古典家具商家进行网络营销的行业门户网站,由中国南部最大的古玩城--巨龙古玩城投资建设与运营,并得到中国古典家具名镇--三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得到广东省科技厅下拨的高新科技项目补助与三乡镇古典家具行业经费补贴等。
我也说两句(0)
匿名发表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并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注册成功后,您可以获得中华古典家具网论坛的奖励金币。
图文资讯
文化知识

  • 文章内容
  • 商品信息
  • 商家名称

热点资讯
关于中华古典家具网| 鉴宝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天天鉴宝| 专家鉴宝 梦谱五线谱乐理网
中华古典家具网鉴宝服务热线:400-153-0688 鉴宝传真:0760-28166677 E-mail:281666880@qq.com
中华古典家具网鉴宝广告招商:0760-28166680 鉴宝售后服务:0760-28166680
中华古典家具网地址:中山市三乡镇巨龙古玩城A3栋43号 中华古典家具网值班手机:13543826666
天天鉴宝:鉴宝-古玩-古董-QQ超级1群:40999624 天天鉴宝:鉴宝-古玩-古董QQ超级2群:63257895
Copyright ©2010-2017 cfucn.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古典家具产业信息服务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山网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446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