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百宝嵌,就是在同一件器物上有选择性地镶嵌多种经过加工的珍贵材料,从而达到突出构图主题和强化装饰效果的目的。
百宝嵌工艺出现于明代,分两种形式,一种平嵌,一种凸嵌。它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镶嵌工艺,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主要出现在中国古典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上。进入清代以后,百宝嵌发展成为家具制作的重要镶嵌技术之一。通常百宝嵌工艺多用在漆器上,硬木家具上也有不少,但是在珍贵的黄花梨家具上进行镶嵌,还不是很多。由于材料的名贵,所以黄花梨百宝嵌家具就更显得珍稀和贵重。
明代嘉靖年间,扬州有一位名叫周翥(zhù)的漆器工匠,他巧妙利用珍珠、珊瑚、玉石、水晶、玛瑙等名贵材料的质感和颜色,组合成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装饰图案,然后镶嵌在漆器或者木器上,人们为它取名百宝嵌。由于当时周翥被奸臣严嵩所控制,所以制作出来的百宝嵌也仅供权贵们享用。直到严嵩败落后,百宝嵌工艺才开始传入民间。到了清代乾隆时期,有王国琛、卢映之,其后又有卢葵生等名家辈出,百宝嵌工艺盛极一时。除扬州外,北京的清宫造办处和广州的工匠们都善于制作这种五光十色、富丽堂皇的制品。
又名“周制”。钱泳《履园丛话》:“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创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密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槅、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
• 铁力木的做工 | • 红木家具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 |
• 令人叹为观止的红木家具工艺流程 | • 王秀林谈古家具制作工艺:神奇的鳔胶 |
• 细说东阳木雕 | • 宣明工艺——粽角榫 |
• 硬木材为什么要烘干处理? | • 榻—床的衍生过程 |
• 中国古代床榻的漆工艺装饰 | • 最早出现的榫卯结构 |